人世间最残忍的事,
莫过于英雄末路,美人迟暮。
在当当网即将迎来它二十岁生日的2019年早春,
李国庆出走了。
离开了他奋斗了二十年的当当,义无反顾地闯入了区块链领域。
那段时间,很多人都在谈论当当,谈论李国庆。
有人感慨李国庆的出局,
有人回忆当当往昔的荣光,
有人说,当当的没落,是因为缺少资本的助力,所以才会在与京东、天猫等巨头的价格战中败下阵来,
也有人说,当当的没落,是因为李国庆全局观不足,没有看清图书市场的天花板,所以才被对手站在全品类的高度实施降维打击。
一篇篇文章看下来,
蓦然地,便生出一丝感慨。
这些鞭辟入里的冷眼旁观,大抵是因为与己无关。
一个偌大的企业没落了,最伤心的应该莫过于创始人吧。
当时当下抉择的困境,
今时今日取舍的艰难,
怎会如旁人描述的这般轻松?
只是,
曾经的苦,外人不可知,
今日的难,他人怎相言,
此间所有的不被理解,
又该是怎样的一种感受。
01. 舍
李国庆想做图书。
这个念头二十年来未曾改变。
无论是在他只身闯纽约的时候,
还是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的时候,
这个念头都从未动摇过,
即便后来在被京东压制得喘不过气的日子里,当当的全品类电商依旧深深镌刻着图书的属性。
但现实是,
这个世界一直在变。
二十年前,人们盛赞当当是中国的亚马逊,颠覆了中国的出版业,
二十年后,人们开始嘲笑当当小富即安,不思进取,难成大器。
是啊,在这个人人高喊金主爸爸的时代,谁又会拒绝资本的青睐?
可当当呢?
2004年,亚马逊提出1.5亿美元收购当当,李国庆拒绝了。
2013年,百度提出入股意向,李国庆又拒绝了。
2014年,腾讯提出收购当当33%股份意向,李国庆再次拒绝了。
为什么在当当最需要资本加持的时候,李国庆却一而再地拒绝了呢?
还有谁比李国庆更了解图书这个行业呢。
他不知道这个行业的体量吗?
他不知道资本的可怕力量吗?
只是,经过互联网泡沫破灭与次贷危机洗礼的李国庆深知,
资本不仅可以造就神话,更能制造炼狱,
当资本的潮水退去,一眼望去,尽是尸骸。
他目睹了中国电子商务领头羊8848的崛起、兴盛、然后因为后进投资人的一时贪念,最后前功尽弃,彻底错失了上市的机会。
他也目睹了亲手创办新浪,并全力把新浪带上纳斯达克的创始人王志东,在其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踢出董事局,限定一个小时离开公司。
王志东不解:“互联网泡沫破灭,在整个行业都在等待转机的时候,为什么单单要求我能盈利?”
而段永基对记者的回应是:“对于新浪网,四通投了八九年,投了上千万元人民币,至今一分钱回报也没拿到。我一年拿20万元人民币,给国家做那么多贡献。王志东一年拿30万美元,一分钱也没挣到,这公平吗?你们说我们赶走王志东是血淋淋的,他王志东拼命烧钱就不血淋淋了吗!”
是啊,谁不比谁更可怜,
不过是屁股决定脑袋的利益博弈。
时过境迁,
当年从互联网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当当,又怎能无伤?
我们无法知晓当初的当当是如何撑过那些艰难时日的,
但那些经历,
势必会深深烙印在当当的灵魂之中,
它变成了当当的稳健,
也变成了当当的保守,
而李国庆对资本的警惕与不信任,
或许从那一刻就已然开始了。
所以,
相比烧钱,他更看重盈利所蕴藏的生命力,
相比垄断,他更认可差异化竞争的经营理念。
这恐怕是当时当下,李国庆在权衡利弊之后能够找到的最好出路了。
李国庆以为,没有企业可以一直烧钱,当敌人停下的时候,就是当当反扑的时机。
只可惜,李国庆生不逢时。
一个企业想要控制成本、追求利润,这在以往的任何时代都无可厚非,
但互联网行业自诞生之初,就镌刻着资本的烙印。
当当对抗的,不是刘强东的京东,不是马云的天猫,而是这个资本凶猛的时代。
即便京东天猫失败了,但只要资本在,市场在,后继者就会生生不息,
但是,对于当当来说,错过的机会窗口再也不会回来,失去的市场份额也真的失去了。
乌龟本想等兔子睡着了再去反超,只是没想到,那只兔子一直被资本的鞭子抽打着,根本停不下来。
当乌龟越落越远的时候,乌龟发觉,自己可能再也追不上兔子了。
于是,当当悲催了,李国庆成了众矢之的。
同行不理解李国庆,觉得他格局太小,
资本不理解李国庆,认为他小富即安,
员工不理解李国庆,以为他不思进取,
甚至是本该最理解他的,曾和他一起开疆辟土的俞渝,也成了最熟悉的陌路人。
分歧、矛盾、掣肘、撕扯……
对于李国庆来说,
该有多少苦闷如鲠在喉,
可启齿又如何,谁人能尽懂?
在这个成王败寇的互联网世界中,
没人会在意一个失意者的苦涩,
唯一能够洗刷过往的,只有成功。
浸淫图书电商二十年,
李国庆相信,没有人比他更懂这个行业,
资本或许可以攻城略地,但只有他李国庆才能把图书电商做到极致。
这是他的自负,更是他的执拗。
但交付青春二十年,
换来的,却是与理想的擦肩而过,
以及一个踌躇不前的自己,
仿佛深陷泥潭,
越是不甘,便越是无法自拔。
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就像果农需要掐掉结不了果的花儿,才能收获更多的果实,
对于李国庆来说,
束缚他的,不是资本,不是俞渝,而是过往。
如果不舍弃那些呕心沥血的过往,他便再也无法前行一步。
李国庆不想再在那些纠缠不清的分歧中消耗下去了,
他需要的,是一个新的战场。
于是,
在这个料峭的早春,
李国庆出走了,
他要去开疆辟土,
在他五十五岁的这一年。
02. 得
李国庆相信,
二十年前,他可以颠覆传统出版业,
二十年后,他同样可以颠覆图书电商,
因为,他看到了一个新的风口,
那就是区块链。
但这注定是一条难走的路。
不成熟的公链技术,
不完善的通证模型,
不明确的监管政策,
……
这里的生存环境并不比上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行业好多少,甚至更糟。
但是,对于李国庆来说,
区块链具有不一样的价值。
当初,创始人与投资方之间为什么无法建立起足够的信任?
因为没有共识。
而区块链能够给予李国庆的,就是建立起一个遍布全世界的最为广泛的共识。
如果说互联网技术打破的是距离的限制,
那么区块链技术将打破的,是国家的限制、货币的限制、甚至是阶层的限制。
你可以是创作者,即便你是无名之辈,也可获得收益,
你可以是投资者,即便你是一介草民,也可行使权力。
社区代表的,不再是少数大股东的收益,而是社区所有成员的利益,
参与社区治理,也不再是少数大股东的特权,而是所有社区成员的公权。
当初,京东让当当陷入了一场人民币的战争,
这一次,李国庆想要掀起的,将是一场商业领域的去中心化的“人民战争”。
人无所舍,必无所成。
放下了当当的过往,李国庆收获的将是通证经济的无限可能。
而曾经那些不被理解的苦闷,也终会在区块链的世界中得以消解。
在区块链行业,
“理解”就像是一件不合时宜的奢侈品。
几乎所有的人都是不被理解的。
圈外人不理解圈内人,
币圈人不理解链圈人,
有币链不理解无币链,
投资人不理解项目方。
即便被戏称为“比特币世界最有权势的男人”吴忌寒,也不曾逃脱不被理解的宿命。
为了解决分歧,区块链衍生出了一种独特的解决分歧的方法:硬分叉,
而吴忌寒可谓是硬分叉的代言人。
2017年,比特币社区内产生了大区块与小区块的严重分歧。
支持大区块扩容的吴忌寒力主了比特币的第一次硬分叉,并因此诞生了BCH,
但吴忌寒却无妄地背上了“单方面破坏纽约共识”的恶名,成了人们口中的“骗子”、“恶魔”、“背信弃义者”。
2018年,吴忌寒与澳本聪再次产生了原初主义与演进主义的分歧。
在权力、利益以及道路之争面前,双方互不相让。结果,算力大战爆发,BCH再次分叉。
拼尽全力才得以胜出的吴忌寒,也再次成为了他人口中的“伪君子”。
更悲催的是,在现实世界中,吴忌寒在比特大陆同样遭遇了无情的路线分歧。
作为联合创始人,吴忌寒希望研发矿机与BCH公链,而詹克团则希望研发AI与芯片。
资金充裕的时候,二者便是相辅相成,彼此赋能。
但是,当吴忌寒押注BCH的损失加上詹克团流片失败的损失,让比特大陆的资金捉襟见肘时,
二者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对公司有限资源的疯狂争夺,
资金、资源、人力,无一例外,
公司内不同部门之间甚至开始互挖墙脚。
无止境的争吵、争抢,让比特大陆陷入了令人绝望的停滞。
是不是像极了当当内部对资源与权力的争夺?
更相似的是,吴忌寒退让了。
那个不惧比特币核心社区,强行硬分叉的恶魔,
那个无视澳本聪,敢于掀起算力大战的矿霸,
那个在Twitter上对敌人大骂“F*ck your mother if you want f*ck!”的吴忌寒,
同样在这个2019年的早春,选择了淡出比特大陆。
在BCH和BSV的那场分叉大战中,
吴忌寒曾经说过:“我看分家也没啥不好,各走各的路。”
这就是吴忌寒面对分歧的态度。
与其纠缠,不如分开;
与其彼此掣肘,不如天各一方;
你不理解我?无所谓。
赌上身家,不服来战。
而吴忌寒的可怕就在于,
尽管那些人大骂他是骗子、叛徒、魔鬼……
但最后,他们还是会选择比特大陆的矿机、选择他的BCH。
真的勇士,不需要被理解,只需要被追随。
放眼望去,不被理解的又何止李国庆与吴忌寒?
区块链行业里所有的创业者,
哪个不是肩负重担,却依旧坚忍?
谁人不曾面若桃花,却心中有泪?
当行业遇冷,当币价暴跌,
有人选择继续更新代码,
有人选择继续研发设备,
有人选择跋山涉水,寻找更低的电价,
……
如果,成王败寇是这个行业的世态炎凉,
如果,不被理解是所有创业者的共同宿命,
那么,也罢,
我们不介意成为冲向风车的堂吉诃德。
人皆苦,
在这舍与得之间,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