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GenZ The Best Interface for Emerging Memory Technologies by Valerie from DellEMC
资料显示
- 到2020年,总数据量(40ZB)的37%有显著商业价值;
- 前提是这些数据必须实时分析出来;
传统的架构,网络中服务器各自为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都要有自己的CPU,Memory和存储。
然而,这个架构已经有点要崩了:
- 磁盘(SSD)的性能越来越强;
- 越来越多的Core;
- DDR速率和Channel数量的提高
- PCIe速度越来越高,Lane越来越多
导致,每个Core 的memory容量越来越高,IO和Memory带宽却越来越低,Memory的时延也越来越高。
存储与Memory的不断融合,Memory运算的效率变得越来越重要
子曾今曰过: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他的意思其实是让大家不要把Memory都留着自己用,而是拿出来大家分享。子心中理想的架构是下面左图。
而实现子心中理想的关键,就是GenZ:
士农工商,贩夫走卒,大家都通过GenZ使用共享的Memory资源。
子心目中理想的架构是:兼容并蓄,来者不拒,性格奔放,性能出众,安全可靠,灵活机动,经济适用。SoC, FPGA,GPU , Network, Storage 大家手牵手,心连心,同住在一个开通GenZ宽带的村子里,村子的中间一泓清泉涌出一个水池,里面DRAM和SCM管够。
具体到某个款SoC为例, 原来SoC的设计跟Memory技术的发展强耦合,比如DDR3进步到了DDR4,SoC必须跟着进步,还需支持适配不同Memory。
使用了GenZ自来水公司的服务,SoC只需要适配GenZ,跟Memory的适配工作交给GenZ负责。他快任他快,清风拂山岗,他变任他变,明月照大江,我自一口真气足。
子在周游列国的同时,见证了GenZ的更多优势
抽象Memory管理层,支持不同类型,不同接口的Memory,可以跟以往的接口兼容,每个Memory模块的带宽最高可到400GB/s
大大简化的协议栈,降低CPU负载,支持SCM,NVDIMM等新型Memory
硬件驱动Multi-Link, Multi_Path, 每个Link支持32个Virtual Channel,最大Packet Size 256 Byte,性能杠杠的。
多重安全防护
GenZ switch支持Access Key功能,上了电梯不刷卡不能到相应楼层
设备支持Memory Region Key,到了楼层只能进入允许访问的区域
支持Packet加密,钥匙不对进不了房间
预防篡改
丰富的接口支持
易于扩展的Enclosure
模块化设计,各种Memory统统采用Single、double两种模组搞定,让Memory像SSD一样易于部署
哪里需要摆哪里
子发现,大家都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