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看了份多伦多大学和谷歌联合出品的资料,有些有趣的结果值得分享一下。
通常我们认为:随着PE Cycle的增加,RBER会呈指数型增加,如下图
实际情况是:
- 不同型号的SSD,RBER增加的趋势差别很大 (用的相同的ECC)
- RBER随着PE Cycle线性增加,而非指数型增加
- PE Cycle到了以后,RBER也没有暴增
通常我们认为:SLC肯定比MLC错误率低
实际情况是:
- SLC的RBER确实比MLC低
- UBER方面,SLC并不是一直优于MLC
- 使用SLC的SSD的维修率,更换率,也没有比MLC SSD低
一般来说,我们认为:更新工艺的Flash错误率会更高
实际情况是:
- 更新的工艺, RBER确实更高
- 但是对UBER确没啥影响
出厂时间比PE Cycle对RBER的影响更大
Read, Program和Erase对RBER的影响:
Read的次数会影响RBER,Program和Write不会;
这三者都不影响UBER;
从左到右三组分别是Read, Program和Erase的次数。
相同型号,不同批次的SSD,RBER有差异
RBER高的型号,UBER不见得高
眼镜碎了一地。
原文:Flash Submit 2016 20160811_S303F_Shroeder.pdf 里面还有更多内容我还没看明白.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