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馊评测] DriveMaster NVMe Regression测试

DriveMaster NVMe Regression测试,其测试项目包括:

  • PWCycle_RDMCMDs
    • 对SSD进行掉电,在掉电过程中随机对SSD发送命令;
    • 上电SSD并确认SSD是否可以正常访问,并检查SSD的Ready Time;
  • PWCYCLE_DATACMP
    • 向SSD写入随机数据(Good Data);
    • 下发Flush Command 确保数据写入Flash(可选);
    • 对SSD进行掉电,在掉电过程中对SSD写入数据(PowerOff Data);
    • 上电SSD并确认SSD是否可以正常访问,并检查SSD的Ready Time;
    • 比较Goo[……]

阅读全文

东芝推出96层3D NAND产品XG6 NVMe SSD

东芝推出基于96层3D NAND闪存的第一款SSD。 新一代东芝XG6是针对原始设备生产商市场的XG5客户端NVMe SSD的更新。新的3D TLC NAND有利于降低成本,并且还可以实现性能的提升。XG5的性能与高端NVMe驱动器相比并不具备竞争力,XG5可以在各种工作上提供与SATA SSD差不多的电源效率。

东芝XG6仍然使用与XG5相同的控制器,XG6做的改进主要是使用新的NAND闪存并对一些固件进行优化。新的96L 3D TLC支持667-800MT / s范围内的Toggle NAND 3.0接口速度,而东芝早期的3D NAND使用的速度为400-533MT / s,因此数据[……]

阅读全文

AI:平台ASICs目标数据中心

众所周知,对于某些特定的应用程序(如人工智能),不同平台的效率在性能上有着显著进展。进展取决于应用程序可以使用专门的硬件辅助而不是软件运行的多少,因为硬件可以比在不太专业的平台上运行的软件更快,消耗的能量也更少。在底端是通用cpu,应用程序完全在软件中,然后是GPU、FPGA、DSP,最高级的是定制硬件——比如谷歌TPU。

那么,只要你能证明你的构架模式是合理的,为什么不把每一个类似的解决方案都构建为ASIC呢?有两个原因可以解释这一问题,首先,底层算法可能正在快速变化(就像人工智能),其次,设计ASIC可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这就很难保证和快速变化的需求保持同步。你必须努力寻找比AI应用[……]

阅读全文

海思:十年磨一剑,成就华为核“芯”竞争力

华为涉足芯片领域

提起海思,大家一定会想到华为,不管是在华为内部还是业界,好像海思就是华为,华为就是海思。

1991年,创立仅仅4年的华为成立了自己的ASIC设计中心,专门负责设计专用集成电路。这个ASIC设计中心的成立,意味着华为开始了IC设计的漫漫征途。

1993年,ASIC设计中心成功研发出华为第一块数字ASIC。后来分别在1996年、2000年、2003年成功研发出十万门级、百万门级、千万门级ASIC。总的来说,每一步走的都算沉稳有力。

到了2004年10月,华为的实力已经今非昔比,其销售额达到462亿人民币,员工人数也达到数万人。有了一定底气的华为,在ASIC设计中心的基础上,[……]

阅读全文

重磅!同有科技拟6.5亿收购鸿秦科技

根据北京商报消息,7月30日晚间,同有科技披露重组预案称,拟作价6.5亿元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鸿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秦科技”)100%股权。值得一提的是,标的资产在2017年实现的净利润为亏损状态。

  具体来看,此次交易为同有科技拟向杨建利、合肥红宝石、珠海汉虎纳兰德、华创瑞驰、宓达贤和田爱华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其持有的鸿秦科技100%股权。交易标的资产初步作价6.5亿元,经交易各方协商,其中,上市公司拟以发行股份支付的对价金额为本次交易预计总金额的60%;以现金支付的对价金额为本次交易预计总金额的40%。

  据了解,同有科技主要从事数据存储、数据保护、容灾等技[……]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