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期, 随着RTL设计的增加,开始需要一定的管理机制来跟踪所有设计文件及其版本。由于与软件开发有相似之处,所以设计团队参考了当时软件团队使用的工具和方法。
软件团队采用了软件配置管理解决方案来处理其源代码的组织和版本控制。 RCS和CVS是当时使用的两种最流行的版本控制系统,半导体开发团队开始将这些用于他们的开发环境,最终围绕这些解决方案的使用构建方法。
由于硬件和软件设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为半导体开发团队开发更多的定制解决方案。需要支持用于模拟设计的二进制数据库,需要集成到EDA环境中,并且必须为EDA工具流开发脚本和配置文件的支持。
1993年,VIEWLogic的咨询小组开始为硬件团队提供第一个这样的环境。在RCS的基础上,他们发布了ViewData,这是PowerView框架的一个插件。该解决方案开始满足管理文件配置的需求,其中RTL、原理图和布局都构成了最终的设计配置。
1995年,Dennis Harmon、Mitch Mastelone、Norm Sozio和Eugene Connolly离开了VIEWLogic,与提供第一个真正的半导体设计数据管理系统的目标保持同步,该系统可以在不同平台,不同EDA工具环境中进行数据管理。1996年,他们发布了DesignSync,它建立在可以处理RTL和其他ASCII数据的自定义数据管理系统之上。这种解决方案在模拟设计人员中很受欢迎,因为现在有一种方法可以处理与模拟设计相关的二进制数据和自定义框架。
两年后,Srinath Anantharaman创立了ClioSoft,以继续填补软件SCM工具无法满足的空白。ClioSoft推出了SOS设计协作平台,以应对硬件设计的挑战。和DesignSync一样,ClioSoft在定制数据管理系统之上构建了SOS,并开发了一种技术来增强传统的SCM方法,以创建硬件配置管理(HCM)系统,同时与EDA公司合作,为EDA工具和方法提供特定的连接器。
在随后的几年中,商用数据管理(DM)平台开始出现增长。IBM Rational的ClearCase和Perforce的螺旋结构正被许多不同行业的开发团队采用。新一代开源解决方案也正在开发中,例如Subversion和后来的Git。这使得第二代解决方案可以引入市场,从而允许采用基于这些商用解决方案构建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在专有数据管理系统上运行。
2003年,Shiv Shikland和Dean Drako创立了IC Manage。基于Perforce的Helix数据管理解决方案,他们发布了全球设计平台(GDP)。通过选择在商用DM系统上发布解决方案,设计团队能够使用通用的DM系统进行软件和硬件设计,而GDP客户端能够根据硬件设计人员的需求进行定制。
四年后,Simon Butler和Fergus Slorach成立了Methodics。Methodics还选择在商用系统上运行,但不是将解决方案限制在单一平台上,而是允许用户运行他们选择的平台,Perforce和Subversion是当时最受欢迎的两个平台。这使客户能够进一步混合和匹配后端DM系统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同时在不同的硬件设计系统上运行通用客户端VersIC。
随着设计重用在2000年初开始受到关注,第三方IP的使用开始增长,半导体设计人员现在面临着管理重用设计和管理第三方IP获取的挑战。设计团队需要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可重用的内部IP,并能够跟踪正在使用的版本,使用的项目以及使用哪些版本的IP录制了什么产品。第三方IP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因为获得的每个IP通常对应一份合同,其中规定了如何向知识产权提供者支付使用知识产权的费用。通常,此IP的用户必须跟踪不同的业务术语,这些术语要求用户跟踪谁查看了IP,它被引用了多少次,哪些部分最终变成了成品等。
半导体设计团队希望设计管理公司在这一领域提供解决方案。Synchronicity率先在IP管理领域推出IP Gear,Methodics发布了ProjectIC,IC Manage开发了IP Central,ClioSoft发布了DesignHub。在2004年,首批PLM系统之一的开发商MatrixOne将收购Synchronicity,从而使半导体设计管理更接近系统开发。2006年,Dassault Systemes将收购MatrixOne。虽然DesignSync是Dassault旗下ENOVIA PLM集团的一部分,但IP管理已经集成到ENOVIA PLM平台本身。 Methodics已发布Percipient作为ProjectIC的后续产品,将IP生命周期管理(IPLM)方法集成到解决方案中,并提供与其他工程系统(如需求管理,问题和缺陷系统)的集成。
今天,SoC继续利用重用,SoC中包括一百多个IP核。IP管理面临的挑战仍在增加。功能安全要求,例如汽车的ISO 26262和航空航天的DO-254,促使半导体公司提供从需求到设计到验证的可追溯路径的证据,并记录为满足这些要求而完成的所有工作。对这些可追溯流程的需求要求IP管理系统具有与需求、验证和文档管理系统的链接。越来越多地使用第三方IP正在使设计人员寻找具有丰富IP元数据的强大IP门户,以便他们能够准确地比较来自不同供应商的IP。由于行业现在依赖于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管理系统仍将是未来几年设计团队有效合作的核心。
原文链接:https://semiwiki.com/eda/cliosoft/8140-a-brief-history-of-ip-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