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angdy
2017年11月3日, 正值秋高气爽的季节, 湛蓝的天空飘着几朵小云, 暖暖的阳光照着令人心旷神怡。不过炬泉光电的高管应该没有这样的心情,而是心情忐忑,像进考场的小学生(笔者脑补,此处省略xxx字)。因为今天是炬泉光电IPO过会的日子,自2016年6月公布招股书开始,已经过去了500多个日夜,终于等到了见分晓的时候。虽然2012年申请创业板IPO被挡,但毕竟时过境迁,集成电路已经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正处于风口,而且公司业绩也不错。根据招股书说明,2014-201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46亿,1.50亿,1.63亿元,而营业利润也有3600万,2800万,2600万。
不过最终结果却是直接被否,发审委有提5个方面的主要问题,这里不再赘述。笔者认为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公司技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够强。自2005年成立,炬泉光电十几年持续耕耘于智能电表的相关芯片设计,却没有建立起市场和技术上的足够优势,反而2016年在市场占有率上被锐能微反超(当年炬泉光电与锐能微的专利纠纷官司轰动半导体届,有兴趣的可自行度娘)。而且营业利润逐年下滑,新产品线迟迟没有产生效益,也说明公司在创新上有不足。反观锐能微,除了在智能电表芯片领域持续经营, 另已跨入多个新领域,2016净利润同比增长20%。并于今年8月被上海贝岭收购而曲线上市。半导体行业竞争激烈,没有哪家公司可以躺在以前的成绩上活得滋润; 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炬泉的管理层需要好好反思。
而今年7月IPO被否决的瑞芯微电子,也存在相同的问题。据披露的财报,2014-2016营业收入都超过了10亿元,但是扣除政府补贴后基本都不赚钱了,2015年营业利润更是只有区区的266万。因为公司把宝押在平板应用处理器芯片上, 但是平板并不是刚性需求,在度过刚开始的甜蜜期后就一路下滑。而且大家都想赚快钱,相互抄袭山寨,大打价格战,两三百块的平板大行其道,毫无用户体验可言;很快就把这市场做烂掉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公司业绩自然不可能好看。芯片设计行业处于整个电子产业链的上游,既需要根据市场需要来开发产品,也需要有前瞻性的技术创新来引导市场良性发展。
自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成立以来,极大地调动了地方政府和企业对半导体行业的投资热情。尤其是芯片设计业,因为容易获得投资,可以得到政府补贴以及当前的创业大环境,芯片创业公司数量井喷,短短几年时间就翻番,目前已有超过千家芯片设计公司。但是根据魏少军教授在2017年10月25日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上的数据,营业收入超过亿元的只有161家,仅占所有公司的11%,而有超过半数的公司营业收入小于1000万元。也就是有超过半数的公司还处于烧钱阶段,可能连员工工资都还不能覆盖。互联网企业的先赔钱占领市场,然后有一定规模后剪羊毛的思潮也持续影响着半导体行业。很多半导体创业公司,通过极低的价格抢占市场并做大营收,然后希望通过上市来达到一夜暴富。但炬泉光电和瑞芯微的例子生动的告诉我们,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公司没有强大的竞争力和核心优势,想上市圈钱是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即使处于风口,也需要先把自己变成独角兽,才有可能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